找到相关内容270篇,用时5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大毘婆沙論》佛陀論之探討(2)

    智论》所探讨的相关问题点也是不少。  (二)佛的十八  对于佛的“十八”的内容就是共通于声闻与缘觉,只有佛与菩萨才有的十八种功德之,所以在这一节之中来讨论一下《大毗婆沙论》中对于佛与菩萨的十八功德,然而还是以佛为主要的探讨对象。  在还没有探讨到佛的十八之前,我们先来看一下佛与菩萨的“十八”之间的差异点,因为这“十八”[59]只有通于佛和菩萨却不通于二乘之...

    釋慈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2446011.html
  • 菩萨当具足菩萨道

    十八,成就众生,净佛国土。  菩萨行檀波罗蜜时,自行布施,亦教众生布施,但莫著布施,著布施故当更受身,更受身故多受象苦。诸法相中无所施、无施者、无受者、是三法性皆空,是法性可取,可取相是性空。...便离菩萨道。若菩萨离是二边,因空舍是施等假各字虚诳法;因诸法宝相,离是著空,无施者、无受者。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相,观是布施亦尔无异。如是布施,名为具足。乃至十八,亦如是。  舍利弗在会中,闻佛...

    智 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1667244.html
  • 菩萨一念具万行

    三解脱门、佛十力,四无所畏、四无碍智、十八、大慈大悲,三十二相、八十随形好?”  佛告须菩提:“菩萨所有布施,远离般若波罗蜜,所修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,远离般若波罗蜜,四禅,四无量心、四...成就众生,净佛国土,能具足檀波罗蜜……乃至般若波罗蜜,乃至三十七助道法,空、无相、无作三昧,十八。是菩萨具足檀波罗蜜而不受世间果报。……是菩萨以檀波罗蜜摄取众生,用方便力,以三乘法度脱众生。  ...

    智 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3467264.html
  • 如何具足菩萨道以得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——“大智度论”集粹之六十九

    如何具足菩萨道以得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——“大智度论”集粹之六十九  智 铭  须菩提曾向佛陀提出一个问题:  “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、十八空、三十七助道法、佛十力  、四无所畏、四无碍智、十八...菩提。行布施要如此,其他如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乃至十八的实践,也要如此。以方便力去行,自然也能成就菩萨道,既成就菩萨道,当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  须菩提所问的是如何行六波罗蜜,方能...

    智 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0867546.html
  • 六殊胜——精进波罗蜜多的特征

    ;到彼岸”的名称,世间、声闻、辟支佛的精进都不具足“到彼岸”的体相,因此不叫波罗蜜多。他们行精进时不具大慈大悲,舍弃众生,寻求十力、四无畏、十八、一切种智,...,而独名菩萨精进为波罗蜜?   答曰:波罗蜜名到彼岸,世间人及声闻辟支佛,不能具足行诸波罗蜜,是故名为精进波罗蜜。复次,是人无大慈大悲,弃舍众生,求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十八、一切智及无碍解脱、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精进|波罗蜜多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17041126514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何谓佛四无所畏?何谓菩萨四无所畏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佛之四无所畏(梵语catvari tathagatasya vaisaradyani),为十八之一科,根据阿含经卷十九、卷四十二等所记载:   一、诸法现等觉无畏,又作一切智...障法虚决定授记无畏,又作说障法无畏、说障道无所畏、障法无畏。即所谓阐示修行障碍之,并对任何非难皆无所怖畏。   四、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、又作说出道无畏、说尽苦道无所畏、出苦道无畏。即所谓宣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501812893.html
  • 准提佛母形像的象征意义

    图像,一概为相同的造像。   准提佛母的十八只手臂,是说准提佛母有十八般成佛的功德,这是十八,这也是准提佛母的秘密表征,具含了甚深微妙之理。   与千手千眼观音的不同   有些人见到某些准提像时,往往误以为是千手千眼观音 ,但千手观音通常都是十一面或二十七面四十臂(加上合掌、定印之二手则为四十二臂),而且各手所持的物品也与准提菩萨不同,应该可加以清楚区分。   十八   ※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4848879.html
  • 声闻、辟支佛与佛有差别吗

    众生,让所有的众生都得无余涅槃呢?舍利弗也只好老实地说:“也!世尊!”   舍利弗!于汝意云何?诸声闻、辟支佛,颇有是念:我行六波罗蜜,成就众生,庄严世界,具佛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四无碍智、十八...众生;对于成就佛国,建设庄严的佛世界,比较少谈,大乘则提的比较多。 佛又问:“你们有没有发愿想要具足佛的种种功德呢?想不想度脱无量阿僧祇众生令得涅槃?”佛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四无碍智、十八,这些都是...

    释厚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1351779.html
  • 总论菩萨道

    到佛果的完成,须具菩萨慈悲的大根,了达缘起性空的大智,信仰六度四摄的大法,悟解无证无得的大理,修学上求下化的大行,不畏三大阿僧只劫的大时,即能证得十力、四无畏、十八的佛果,那就是从菩萨到佛果的...作如法便巧之答覆,更无所怖畏。不忘失一切智心于余乘而求出离能得圆满自在一切种利益有情无畏,谓听受有情的问难,能如为彼等分别解说,以开解物心及断除疑网,说法教导而无所怖畏。  菩萨之十八。出自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53853470.html
  • 般若的含义及其在佛教中的地位

    ,远离名般若波罗蜜。复次,远离四念处,乃至远离十八;远离一切智,以是因缘故,远离名般若波罗蜜。   佛教认为般若是一种直觉、直观的智慧,它能引导人们超脱对立的世界,使人从种种痛苦(烦恼、邪见、...次第定如相;九次第定如智,大慈大悲,乃至十八如相,十八如相,即是一切种智如相;一切种智如相,即是善法不善;世间出世间,有漏法无漏如相,有漏法无漏如相,即是过去未来现在诸法如相;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84161919.html